臺科大校友服務組專訪110年傑出校友-茂迪股份有限公司葉正賢總經理(民84年電子工程技術系二技畢)
甫於2021年歡慶成立四十週年的茂迪,是國內投入太陽能產業的先驅大廠,歷經產業爆發成長的輝煌年代,卻也難以倖免的在2018年遭遇大陸業者低價競爭、補貼政策調整及貿易壁壘等多項重大衝擊下跌落谷底。而在茂迪最艱困的時期臨危受命,帶領企業進行組織變革,終能轉虧為盈的關鍵人物,就是臺科大傑出校友葉正賢總經理。自退伍後就進入茂迪服務,對公司有著特別的革命情感,葉正賢以精準的眼光、大刀闊斧的決心與膽識,射出直指問題核心的五箭,帶領茂迪絕處逢生,重新站回太陽能產業領導品牌的位置,而今的他,在全球節能減碳浪潮下蓄勢待發,期盼再創太陽能產業光明榮景。
臺科大宏觀訓練,跳脫單點思考
從小在宜蘭長大的葉正賢,是勤懇樸實的農村子弟,退伍投入職場後,體認到專科學歷的不足,於是興起繼續進修的念頭。抱持著要唸就唸最好的信念,他鎖定臺科大(時為臺灣工業技術學院)電子系為唯一目標,順利通過二技在職班入學考試,展開半工半讀的進修之路。憶起在臺科大的求學時光,葉正賢特別感謝陳守治、黃東芳及方文賢三位老師的教導,陳守治老師在高頻電子及實務設計方面的經驗傳授,對當時任職茂迪研發部門的他助益良多,而黃東芳老師講授的計算機課程,則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為了找出程式的錯誤之處,需要把所有程式碼印出貼在牆上檢查,讓他學會用更全面宏觀的角度尋找問題所在,而不只是試圖從單點解決問題。導師方文賢教授的課也非常注重融會貫通,即使考試可以開書查資料,若沒有讀懂每個章節的連結性,還是無法寫出正確答案。這些紮實的宏觀訓練,讓他日後在遇到問題時,能跳脫出單點思考的侷限,更全面性的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隻身赴陸開疆闢土,差異化特色開創藍海
1999年,茂迪欲拓展大陸市場,葉正賢認為應該讓自己走出臺灣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自願扛下這個重責大任,拎著一只皮箱及10萬元美金的資本,隻身赴陸開疆闢土,一待就是十八年。面對當時兩岸在各方面的差異,葉正賢卻沒有水土不服,他歸功於自己能摒棄優越感,學會從欣賞他人的角度看事情,假日時常邀請幹部一同餐敘交流,藉此消除工作上可能造成的隔閡,所以很快就能和大家打成一片。而對於大陸業者在高度補貼、擴廠政策下的低價競爭,葉正賢也自有一套因應之道,沒辦法和航空母艦的策略相抗衡,就發展屬於小舢舨的策略。他將自家產品定位在專門生產高轉換效率的太陽能板,差異化的定位策略,成功跳脫出削價競爭的惡劣環境,為茂迪開拓大陸市場的藍海,創造超過百億台幣的產值。
發展下世代技術,轉型五箭力挽狂瀾
返台後沒多久,葉正賢就遇到了太陽能產業的大海嘯,在風口浪尖接任總座,展開救亡圖存的改革工程。精簡組織,結束沒有效率的部門,是他射出的止血第一箭,組織編制過於龐大,對市場的敏銳度就會減弱,於是設計將組織扁平化,讓市場反應得以迅速傳達到管理階層;第二箭是為組織輸血,處置閒置資產轉換成現金,維持良好的金流與融資信用;第三箭則與工研院合作研發下世代技術的TOPCon高效太陽能板,成功為茂迪注入新血。葉正賢進一步思考,完全製造端僅能賺取微薄利潤,要往終端走,才能提升產值,於是他的第四箭引進模組製造,擴大模組出海口;第五箭則進一步開發太陽能系統,終於順利在2020年開始轉虧為盈。改革過程中難免出現守舊派的反對聲浪,他的應對之道,是將狼性文化注入企業,讓主管、員工體認到公司確實需要改變,除了親自帶領業務團隊拜訪客戶,更親力親為進產線督導,上行下效,形塑出有拚勁、執行力的全新企業文化。
談到太陽能產業的下一步,葉正賢認為,「2050淨零碳排」規劃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至60%到70%的願景,對太陽能產業來說是一大利多,但綠電要能被廣泛發展應用,需要持續降低發電成本,為此他十分看重技術的突破,也期待有機會與母校合作,以茂迪現有的下世代技術為基礎,再加入其他技術,讓轉換效率更高,清晨、黃昏及陰雨天的發電能力更強,持續朝降低發電成本的方向前進。此外,茂迪近年亦積極推動漁電共生太陽能案場,攜手專業養殖團隊跨入室內漁電共生零碳排養殖漁業,期使閒置魚塭重生,達到一地兩用、漁電雙贏的共生目標。
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
對於想投入太陽能產業的學弟妹,葉正賢表示,太陽能產業和半導體材料息息相關,在學期間可以多涉略半導體材料相關課程。臺科大培育出的學生在專業能力部分沒有問題,建議學弟妹除了學好專業學科外,也能抽出一些時間選修民法、商事法、成本會計或行銷、人力資源方面的課程,培養多元的興趣與能力。他也期待母校能開設更多通識課程,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環境。葉正賢認為,當技術發展到某種程度後一定會遇到瓶頸,就需要加入更多元素來突破,尤其擔任管理職後,更加感受到工程人在財務、法律、行銷方面相對弱勢,因此他又於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進修EMBA,補強這些不足的部分。
葉正賢以「態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期勉學弟妹要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寬闊的視野格局。他認為,膽識來自於見識,而見識要廣,必須先有基礎知識打底,微積分、工程數學等基本學科都是在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使較為枯燥,也應該認真把基礎打好。此外,要在意的不是考試結果,而是準備考試的過程,養成鍥而不捨找到問題答案的態度,事後檢討自己錯在哪裡的反省能力也很重要,這些都將決定未來在職場所能到達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