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紫高麗菜發電效果讚!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2011.12.13 04:05 pm
|
台科大學生將蔬菜打成汁後(左上), |
大學的化學、能源資源課也可以很有趣。台科大教授讓學生自己摘植物,打成汁後抹在太陽能電池上,試著利用植物的葉綠素發電。學生把菠菜、高麗菜都拿來實驗,連檳榔都有人嘗試,台科大機械系助理教授郭俞麟表示,利用葉綠素光合作用產生電能,是書本上的死觀念,但科大的學生不該只有理論,更要實際動手做。
葉綠素當媒介 光合作用產電子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需要藉由植物的葉綠素當媒介,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電子,再利用電路系統收集電能。郭俞麟表示,光講這些理論學生很容易睡著,靠想像也很難真正了解太陽能電池發電的效果。
四年前開始,他讓學生動手製作太陽能電池,要求學生帶綠色植物到學校,並打成汁塗抹在太陽能電池上,拿到戶外實際測試是否產生電力。郭俞麟表示,製作方法很簡單,幾乎每個學生都能輕易上手,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效果天差地遠,藉機也讓學生了解,哪些植物的葉綠素發電效果較佳。
學生突發奇想 發現檳榔效果差
結果學生不只帶蔬菜到學校,還有蕨類、葡萄皮等,甚至有學生突發奇想買一堆檳榔,想嘗試看看檳榔汁的發電現效果如何。郭俞麟笑說:「沒想到檳榔一點用處都沒有,根本不能發電。」
經過多年的實驗,發電效果最佳的是紫高麗菜、藍莓,綠紫色的植物效果都不錯。蕨類因為生長環境沒有陽光直接照射,需要強而有效率的葉綠素,實驗證明發電效果也不錯,反而是一般蔬菜發電效果差一點。
串連太陽能電池 鎢絲燈泡發亮
郭俞麟表示,只要串連十個以上的小太陽能電池,就能讓一顆實驗用小鎢絲燈泡發亮。台科大材料系的學生蔣大展就表示,沒想到製作簡易的太陽能電池這麼容易,看到電表上的數字波動非常興奮,也更了解太陽能發電的原理。
【2011/12/13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創新教學 水果蔬菜變染料
2011/12/13 13:37:27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3日電)手邊的蔬菜水果也能變染料。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郭俞麟讓學生動手做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菠菜、葡萄、野花都成染料來源,實用有趣的課程也獲得台科大創新教學獎。
郭俞麟表示,製作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步驟很簡單,先準備清洗過的導電玻璃,在導電玻璃上塗二氧化鈦薄膜進行烘烤,完成後再浸泡染料,並將另一片導電玻璃塗上碳電極,再使兩片導電玻璃接合固定,接著滴入碘液電解質滲入電池內,最後將兩片玻璃尾端接上導線到三用電表,並置於太陽下,即可測量發電效果。
郭俞麟笑說,製作染料的過程中,學生的想法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把菠菜、番薯葉打成汁作染料,也有學生拔居家附近的蕨類植物來試驗,還有人拿檳榔、果汁來試驗,甚至還有人用烏賊墨汁測試。
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徐凰殷使用石蓮汁液作為染料。他說,石蓮汁液看起來顏色淡淡的,水分也比較多,本來以為效果會不好,沒想到測出來的電流意外的高,才知道石蓮也是不錯的染料。
另一名機械系學生林正修則用水蜜桃葉、李子葉與梨子葉來測試,3種水果中,水蜜桃葉的效果最好。林正修說,很驚訝自己做出的小東西就能發電,也發現高科技產業並不如想像中難理解。
郭俞麟表示,學生使用的蔬果眾多,其中發現藍莓、高麗菜葉等紫色蔬果作為染料,效能較佳,雖然也有許多不按牌理出牌的材料,但對學生來說都是很有趣的試驗;親手製作太陽能電池,除了能讓課程更生動有趣,學生也能藉此了解許多食物都能萃取可發電的染料。 1001213
蔬果當染料 太陽能電池輕鬆做
2011-12-14 01:09
中國時報
【葉芷妘/台北報導】
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助理教授郭俞麟為了讓同學瞭解「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將菠菜、葡萄、野花當染料來源,讓同學親自製作染料電池,實用又有趣的課程獲台科大創新教學獎肯定。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藉葉綠素當媒介,透過光合作用產生電子,再利用電路系統收集電能。
郭俞麟表示,製作染料過程中,同學們的想法五花八門,菠菜、番薯葉等綠色蔬菜、檳榔,都被打成汁做染料。他笑說,「沒想到看起來鮮綠色的檳榔,竟然一點發電用處都沒有。」有同學突發奇想用烏賊墨汁測試,不論發電效能如何,對同學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試驗。
用葡萄皮做染料的材料系同學蔣大展說,自己動手製作染料敏化電池並非難事,親自製作染料電池能更能了解太陽能電池的原理。
學生帶來的染料中,郭俞麟也意外發現,川七等生長在高山的蕨類,因光照低、生長情形茂盛,發電效果比蔬菜、水果還要好。
啥咪!水果蔬菜也能作太陽能電池
中廣新聞網 – 2011年12月13日 下午5:03
啥咪!水果蔬菜也能作太陽能電池
水果、蔬菜,也能變成太陽能電池的原料!台科大助理教授郭俞麟,為了讓同學瞭解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他讓學生親手操作,從蔬菜、水果取得發電染料,製作過程中,學生想法五花八門,有人拿檳榔、還有人用烏賊墨汁測試,不過,效能最好首推藍莓、紫色高麗菜。 (陳映竹報導)
現在最夯的能源電池首推太陽能電池,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郭俞麟助理教授表示,以前上課光講理論,同學都會睡著,為了讓課程更有趣,四年前他開始讓學生實際動手做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了解生活中蔬菜、水果皮等廢棄食物就可萃取獲得可發電用的染料, 實用又有趣的課程獲台科大創新教學獎肯定。
郭俞麟指出,菠菜、葡萄、野花都成為染料來源,還有同學的想法五花八門,像是有住在北投的同學就地拔了蕨類食物來試試看,還有人拿了叔叔吃的檳榔,有人直接去買果汁,更有同學不按牌理出牌的用烏賊墨汁測試,不論發電效能如何,對同學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試驗。
在大家的試驗中,郭俞麟發現,藍莓、高麗菜葉、川七等紫色蔬果作為染料,效能較好。不過,郭俞麟說,就算最後學生作品的發電效能不好,只要心得報告能寫出所以然,更了解太陽能電池的原理,都能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