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讀書愛木工 不畏手傷拿金牌
2015-12-02 07:57 聯合報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國際鍍金 技職之光台科大不分系學士班學生蘇學羿(右),在木作技藝找到一片天,拿到國際競賽金牌,獲頒技職之光,爸爸蘇文清開心陪伴領獎。 記者陳智華/攝影
台科大不分系學士班1年級學生蘇學羿,國中時不愛讀書,熬夜打電動、上課睡覺,成績吊車尾。接觸技能班後,他在木作技藝找到一片天,成為國手,8月到巴西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為台灣拿下暌違18年的門窗木工職類金牌,昨獲頒技職之光。
教育部昨舉辦第11屆技職之光頒獎典禮,表揚競賽卓越及在創新發明或證照傑出表現的師生,有33位獲獎。蘇學羿的爸爸蘇文清是嘉義大學教授,北上見證兒子的光榮時刻;他的母親則是小學校長。
蘇學羿坦言國中時沒目標;蘇文清說,老師跟他反映,太太一度懷疑兒子是否吸毒。
但蘇文清表示,自己也是技職出身,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就協助他找到興趣,往技職發展,不會硬逼他讀書。蘇文清引導兒子探索興趣。蘇學羿國三讀技藝學程,透過西點製作比賽第一名進入嘉義高工,就讀裝潢技術科,跟隨爸爸的腳步,學習木工。
蘇學羿說,他每天放學後練木工到晚上10時,筋疲力盡,但樂在其中。高二開始參加比賽,初次啼聲就拿下家具木工銀牌。高三參加門窗木工比賽,不慎被工具割斷右手神經,緊急手術後他仍堅持參賽,最後拿到金牌。今年再創高峰,在國際技能競賽奪金。
出身書香世家卻不愛讀書 蘇學羿靠競賽升學
2015年12月01日 16:26 林志成 / 台北報導 中時即時
台科大學生蘇學羿,過去靠著競賽表現升學。(台科大提供)
台科大學生蘇學羿,父親是大學教授、媽媽是國小校長,但他卻不愛讀書,國一、國二時上課都在睡覺,媽媽懷疑他是不是吸毒。他國三時進到實用技能班找到自己興趣,今年5月到巴西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得到門窗木工類的金牌,教育部今頒發他「技職之光」。
教育部今舉行「第11屆技職之光」頒獎典禮,共33人獲獎,其中「競賽卓越獎」肯定在國際競賽表現優異的技職校院師生,「技職傑出獎」表揚在國際創新發明及專業證照等領域有傑出表現的學生。
蘇學羿現在才大一,就得到「競賽卓越獎」的技職之光。蘇學羿表示,他在書香世家成長,姐姐也很優秀,但他國中時就不喜歡讀書,自認「沒在上學」,在家裡常打電動到清晨3、4點,白天在學校上課都在睡覺。
「學羿國中時,我和太太真的很擔心他。」蘇學羿的父親是嘉義大學教授蘇文清,發現兒子不愛唸書,決定引導他去做有興趣的事,經過親子間長談後,讓他國三起去讀實用技能班,學習機械、西點製作方面的能力。
蘇學羿進到實用技能班後找到自己興趣,在西點製作方面表現不錯,就靠著這方面能力進到嘉義高工裝潢技術科,然後又開始參加木工類競賽,並在今年巴西國際技能競賽中得到門窗木工類的金牌。他就靠著在競賽中拿到好成績來升學。(中時即時)
教授之子不愛讀書 學木工成技職之光
2015-12-01 15:56 中央社 台北1日電
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小學校長,出身於書香世家的蘇學羿,從小卻不愛讀書,整天熬夜打電動。所幸他接觸技能班後開竅,在國際技能競賽拿下木工金牌,用教育部「技職之光」的頭銜,證明自己的能力。
教育部今天舉辦第十一屆技職之光頒獎典禮,蘇學羿是獲獎的33人之一,而他的父親蘇文清則坐在台下,見證兒子的光榮時刻,臉上充滿欣慰的笑容。
然而在幾年前,蘇學羿還是家人擔心不已的孩子,社會對「教授之子」的刻板印象完全不適用,國中的他自陳「沒在上學」,晚上都窩在被子裡、熬夜打電動到半夜3、4時,上課時總是昏昏欲睡,甚至一度被懷疑吸食毒品。
所幸蘇學羿的家人,沒有把學科成績當成一切。父親蘇文清認為,發掘興趣比較重要,覺得學習快樂,就能自發地學習。他讓蘇學羿就讀國中實用技能班,透過西點製作競賽表現,進入嘉義高工就讀,轉而學習木工。
蘇學羿說,父親在大學教的是木工相關課程,小時常跟著到跳蚤市場找工具,因而耳濡目染。高職一年級開始,他開始練習木工競賽,每天放學練到晚上10時,雖然筋疲力盡,卻樂在其中。
蘇學羿表示,訓練時壓力很大,常常半夜驚醒,被木材刺傷也是常見的事,一次還被刀具割傷,緊急送醫進行顯微手術,手帶著固定板仍堅持上場比賽。
蘇學羿在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中,拿下台灣睽違18年的門窗木工職類金牌,靠著優異競賽表現進入台灣科技大學。他幽默地說,學木工有很多好處,除了比賽拿獎,還可以自己做USB殼、美工刀,也曾把木頭削成薄片,摺成玫瑰花把妹。
蘇學羿說,感謝父母親沒放棄曾經頹廢的自己,持續用鼓勵的方式,期待他能找到方向,這也是他一直保有希望的最大支持力量。
愛把人變美 徐邱翊成技職之光
2015-12-02 自由時報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行行出狀元!教育部昨頒發技職之光,獎勵學有專才的優秀年輕學子,其中萬能科技大學學生徐邱翊鑽研美容化妝,多次出國擊敗群雄,拿下廿一面金牌;台灣科技大學學生蘇學羿是「不愛念書的小孩」,卻因父親鼓勵投入木工,即使受傷開微創手術,仍拚命上場比賽,奪得木工類競賽金獎,實屬不易。
萬能科大學生徐邱翊(中)鑽研美容化妝,獲頒教育部技職之光殊榮。(記者吳柏軒攝)
教育部頒發第十一屆技職之光,有廿三組共卅三人獲獎。台北科技大學阮培皓經三年訓練,成功在第四十三屆國際技能競賽中擊敗廿八國好手,拿下冷凍空調技職類金牌,是台灣參賽十六年來該獎首面金牌。
徐邱翊從小愛看化妝,長大後「喜歡把人變美的感覺」,家中雖是在新竹某菜市場賣麵,但升上大學後,父母支持其理想,拚命多賣幾碗麵,幫女兒出國比賽。徐邱翊說,受到系上老師林明惠栽培與父母支持,從二○一三年起參加國內外重大美容競賽,拿下廿一面金牌,深刻體會「有付出才能得到肯定」的真諦。
蘇學羿則表示,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國小校長,但自己國中時不愛念書,只會睡覺,功課吊車尾,因父親在大學的專業從小對木工有興趣,最後選擇技職之路。
高二那年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時,練習時曾不慎割傷左手,必須進行微創手術,即使負傷仍堅持戴固定板上場,先拿下南區初賽金牌,再奪下國手資格,最終帶領台灣拿下暌違十八年的門窗木工金獎,很有成就感。
不考試一路保送第一志願 蘇學羿奪全台第一面木工金牌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 ETtoday
▲教育部長吳思華(左)頒獎給台科大蘇學羿(右)。(圖/記者蕭玗欣攝)
教育部今舉辦2015第十一屆技職之光頒獎典禮,獎項分為「競賽卓越獎」及「技職傑出獎」,共23組獲獎,33人獲得殊榮。其中台科大不分系菁英班蘇學羿靠著憑著一股對木工的學習熱情,拿下台灣第1面國際門窗木工金牌,一路從國中保送進第一志願。
教育部部長吳思華今出席頒獎典禮表示,相信這些學生在國際競賽受到的刺激,回來課堂後會知道為何要學及怎麼用,並將這些知識發揮更大效用。
蘇學羿表示,國中時候根本沒有學習這件事,常常早上去學校就睡覺,每天晚上都玩電腦玩到3、4點,學校成績單寄來都讓父母很擔心,一直到唸國中實用技能班,才慢慢確定自己的興趣。
蘇學羿的爸爸是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教授,國中時就常跟著爸爸到跳蚤市場找尋木工工具整修並收藏,從此產生興趣,並從高二開始參賽,拿到全國技能競賽傢俱木工第二名。
▲蘇文清(左)和兒子蘇學羿合影。(圖/記者蕭玗欣攝)
蘇學羿說,三年級轉換參加門窗木工競賽,卻在練習時被刀具割傷,手帶著固定板上場比賽,最後如願拿下全國賽金牌並取得國手資格。
爸爸是嘉義大學教授、媽媽是國小校長,姊姊也是台科大的學生,但是蘇學羿從小就對念書沒興趣。爸爸蘇文清表示,國中是小孩成長過程中最容易變化的階段,但蘇學羿偏偏回家不念書,學校課程也跟不上,所以打算讓他找自己的興趣。
蘇文清表示,事實上有很多父母還不能接受「適性教育」的觀念,認為一定要讓小孩一路從高中念到大學。其實目前台灣多元入學管道已經很暢通了,自己本身也是技職體系出身,所以知道找到自己的興趣在技職學習中是很快樂的。
不愛讀書蘇學羿、阮培皓 靠技術獲技職之光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015年12月1日 下午5:45
教育部今天(12月1日)表揚技職之光,今年共有33人獲獎,有多位同學為我國在國際競賽上爭取到榮譽,教育部長吳思華致詞時表示,獲獎代表同學們的努力與學習獲得肯定,也希望同學們透過這些競賽經驗,找到自己的路。未來教育部將會在技職再造第三期,著重實作、創客自造及技職國際化。
教育部表揚技職之光,目前就讀台科大的蘇學羿同學,國中不愛學習,卻迷上電玩,經常打到半夜三、四點,但國三因為參加技藝學程,找到興趣,與家人討論後,選擇嘉義高工木工科就讀,憑著自己的技術一路過關斬將,今年為我國拿下暌違18年的國際技能競賽門窗木工金牌,並保送台科大不分系學士班。
而爸爸從事冷凍空調行業,小學就幫爸爸顧車的阮培皓,因為太無聊,國中階段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去當學徒,從跑腿小弟到獨當一面的師傅,建立了專業與信心,就讀南港高工進修部時,白天仍到公司上班,保送台北科大後,為了爭取當國手,更是休學一年半,憑著不斷努力,今年奪下我國16年來冷凍空調科首面國際技能競賽金牌,他希望未來傳承經驗,為這個行業努力。
教育部長吳思華說,同學的優秀表現,代表我國的技職教育相當優質,教育部推動技職轉型,從107年開始的第三期工作,將著重學生實作能力、創客自造及技職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