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臺科大師生帶領老少共學 落實世代交流與共融」媒體報導

落實世代交流與共融 台科大師生領老少共學

【記者王志誠、周貞伶/台北報導】 2022/07/29

台灣科技大學數位所高宜敏老師帶領學生,與台北市景興國小及校外講師群合作,開設「景美小小探索家-社區互動生態地圖製作」社團課程,帶領社區長輩與小朋友一起進行老少共學、共玩,共同走踏校園周邊景點,進行植物及昆蟲生態觀察紀錄,透過採集與製作的多媒體景物資料,製作出豐富的社區互動生態地圖,並落實老少世代的交流與共融。

藉由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i設計愛學習」計畫,舉辦課程活動,並與在地文山景美社區的居民訪談,更加理解在這片土地上所發生過的人文歷史,從而探索校園周邊的植物花草、昆蟲等生態環境,並由講師解說景點的名稱由來、地景變遷及歷史發展脈絡的背景知識,透過老少共學小組選定主題並彙整所採集製作的多媒體景物資料,最後在台科大學生的協助之下,將所學的知識以解謎的形式融入,製作出豐富的社區互動生態地圖。

台科大數位所教授高宜敏表示,透過製作社區互動生態地圖,可同時培養學員的觀察力、美感素養、地理方位空間能力、人文關懷、組織資訊與應用數位科技工具的能力,符合108新課綱中所強調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之精神。

參與社團學員王奶奶說,其實我們有很多的機會接觸大自然,但是沒有辦法像小朋友那樣子的去深入了解,剛好藉由這個機會一起互相學習,我自己非常開心能跟我的夥伴呂小朋友,一起完成很多很多的活動,所以我很開心能夠參加這個活動,希望能夠繼續辦下去。台科大學生謝宜庭表示,透過參與課程活動學到了許多溝通和聆聽的技巧,例如:對待孩子要先主動關心還有分享一些自己的事情,帶出他們有興趣的話題,自然而然就可以使對話繼續下去,和長輩聊天需要耐心與專注,細細聆聽他們的娓娓道來,適時的給予反應搭起與他們之間的橋樑,和夥伴們配合時,需要在每段時間明白各自的分工,並視情況彈性調整,才保證每次活動的流暢度。

新聞來源: 台灣新生報

 http://61.222.185.194/?FID=64&CID=625623

臺科大師生帶領老少共學 落實世代交流與共融

2022/07/29 12:00:00

經濟日報 曹佳榮 圖/臺科大

臺灣科技大學數位所老師高宜敏帶領學生,與臺北市景興國小及校外講師群合作,開設「景美小小探索家-社區互動生態地圖製作」社團課程,帶領社區長輩與小朋友一起進行老少共學、共玩,共同走踏校園周邊景點,進行植物及昆蟲生態觀察紀錄,透過採集與製作的多媒體景物資料,製作出豐富的社區互動生態地圖,並落實老少世代的交流與共融。

藉由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i設計 愛學習」計畫,舉辦課程活動,並與在地文山景美社區的居民訪談,更加理解在這片土地上所發生過的人文歷史,從而探索校園周邊的植物花草、昆蟲等生態環境,並由講師解說景點的名稱由來、地景變遷及歷史發展脈絡的背景知識,透過老少共學小組選定主題並彙整所採集製作的多媒體景物資料,最後在臺科大學生的協助之下,將所學的知識以解謎的形式融入,製作出豐富的社區互動生態地圖。

高宜敏表示,透過製作社區互動生態地圖,可同時培養學員的觀察力、美感素養、地理方位空間能力、人文關懷、組織資訊與應用數位科技工具的能力,符合108新課綱中所強調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之精神。

參與社團學員王奶奶說,其實我們有很多的機會接觸大自然,但是沒有辦法像小朋友那樣子的去深入了解,剛好藉由這個機會一起互相學習,我自己非常開心能跟我的夥伴呂小朋友,一起完成很多很多的活動,所以我很開心能夠參加這個活動,希望能夠繼續辦下去!

臺科大學生謝宜庭認為,透過參與課程活動學到了許多溝通和聆聽的技巧,例如:對待孩子要先主動關心還有分享一些自己的事情,帶出他們有興趣的話題,自然而然就可以使對話繼續下去,和長輩聊天需要耐心與專注,細細聆聽他們的娓娓道來,適時的給予反應搭起與他們之間的橋樑,和夥伴們配合時,需要在每段時間明白各自的分工,並視情況彈性調整,才保證每次活動的流暢度。

臺科大師生帶領老少共學 落實世代交流與共融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22/07/29 14:04

https://times.hinet.net/news/cimages/24/05/24050707/s_00320633.202207291118187762M.jpg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729 14:04:25)臺灣科技大學數位所高宜敏老師帶領學生,與臺北市景興國小及校外講師群合作,開設「景美小小探索家-社區互動生態地圖製作」社團課程,帶領社區長輩與小朋友一起進行老少共學、共玩,共同走踏校園周邊景點,進行植物及昆蟲生態觀察紀錄,透過採集與製作的多媒體景物資料,製作出豐富的社區互動生態地圖,並落實老少世代的交流與共融。

藉由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i設計 愛學習」計畫,舉辦課程活動,並與在地文山景美社區的居民訪談,更加理解在這片土地上所發生過的人文歷史,從而探索校園周邊的植物花草、昆蟲等生態環境,並由講師解說景點的名稱由來、地景變遷及歷史發展脈絡的背景知識,透過老少共學小組選定主題並彙整所採集製作的多媒體景物資料,最後在臺科大學生的協助之下,將所學的知識以解謎的形式融入,製作出豐富的社區互動生態地圖。

臺科大數位所教授高宜敏表示,透過製作社區互動生態地圖,可同時培養學員的觀察力、美感素養、地理方位空間能力、人文關懷、組織資訊與應用數位科技工具的能力,符合108新課綱中所強調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之精神。

參與社團學員王奶奶說,其實我們有很多的機會接觸大自然,但是沒有辦法像小朋友那樣子的去深入了解,剛好藉由這個機會一起互相學習,我自己非常開心能跟我的夥伴呂小朋友,一起完成很多很多的活動,所以我很開心能夠參加這個活動,希望能夠繼續辦下去!

臺科大學生謝宜庭表示,透過參與課程活動學到了許多溝通和聆聽的技巧,例如:對待孩子要先主動關心還有分享一些自己的事情,帶出他們有興趣的話題,自然而然就可以使對話繼續下去,和長輩聊天需要耐心與專注,細細聆聽他們的娓娓道來,適時的給予反應搭起與他們之間的橋樑,和夥伴們配合時,需要在每段時間明白各自的分工,並視情況彈性調整,才保證每次活動的流暢度。

新聞來源: Hinet生活誌

 https://times.hinet.net/news/24050707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