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結合語音訊號處理技術 專家學者齊聚台科大」媒體報導
專家齊聚台科大 探討AI結合語言訊號處理技術
 
最新更新:2019/06/25 14:54
 
2019語音訊號處理研討會25日在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舉行,邀請專家學者探討人工智慧(AI)在語音訊號處理的應用。( 台科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08年6月25日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5日電)2019年語音訊號處理研討會今天在 台科大舉行,探討人工智慧(AI)在語音訊號處理的應用,希望藉由AI結合語音處理技術,提升語音辨識理解力及準確度。
 
台灣科技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2019「語音訊號處理研討會」在台科大舉行,探討AI在語音訊號處理的應用,並邀請專家學者針對自然語言處理、AI未來趨勢、AI自然對話體驗、機器聽覺等主題分享,促進產學界交流。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AI語音處理技術有助於提升語音辨識理解力及準確度,機器透過深度學習變得更加擬人化,能在智慧型手機、智慧家庭、自動駕駛、智慧工廠等領域發展,應用層面廣泛,期待更多師生投入發展人工智慧服務的關鍵技術。
 
為加速開發中文語音對話技術,科技部去年首度舉辦「科技大擂台:與AI對話」競賽,考驗語音AI對華文語意理解的程度,為提高答案正確度,參賽者必須透過AI深度學習,幫助電腦克服語音辨識問題,強化文意理解能力,研討會也邀請競賽獲獎團隊分享參賽經驗與技術。
 
台科大學生羅上堡曾參與首屆「與AI對話」競賽,所屬隊伍更被評為決賽簡答題準確率最高的團隊。
 
羅上堡表示,中文依據斷詞、斷句方式的不同會產生不同意義,判斷文意時也比英文困難一些,團隊因此建立AI模型,讓電腦做深度學習,透過閱讀大量文章資料,訓練電腦理解文章的邏輯與上下文關係,精進文意的推理能力。
 
羅上堡指出,參加比賽讓他在短時間內累積大量實作經驗,加上賽事安排密集、題目也有相當難度,模型與系統都要不斷更新調整,經過比賽磨練後,明顯感受到程式功力和實戰能力大幅提升。(編輯:陳惠珍)1080625
 
助攻中文 AI 語音、語意技術突破!科技部推出「AI 語音數據資料集」
 
自由3C科技頻道/綜合報導/ 2019-06-25 18:10
 
 
科技部今日(6/25)於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舉辦「AI 語音數據資料集」上線發表會。首批開放 400 小時「科技大擂台 與AI 對話」競賽所使用的語音試題資料中,除了自行錄製的資料外,更結合內政部的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及教育部的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提供相關語音資料,並由科技部指導、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拓建加值,成為高品質的數據集(Dataset)。此數據集公開釋出後,我國企業、學研界可免費取得授權,用於 AI 相關技術研發突破,提升臺灣競爭力。
 
 
科技部政務次長許有進於發表會上表示,「科技大擂台 與 AI 對話」挑戰 AI 在語意理解與語音對話,期望能夠加速開發中文語音對話的核心技術。對 AI 的訓練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正確的資料。搭配這個比賽的進行,科技部建立了 AI 語音數據資料庫,也邀請臺北科技大學的廖元甫副教授協助語音資料的標註;由科技部來提供大家方便取得的資料,加速 AI 的訓練與精進。感謝警察廣播電臺宣介慈及教育廣播電臺謝忠武兩位臺長協助科技部,一起建立起這個資料集,順利完成比賽並授權開放各位研究者與企業來運用。
 
 
本次釋出約 400 小時的「AI 語音數據資料集」,可以大幅縮短發展語音過程中所需的資料標註人力和時間,降低相關技術的發展門檻。資料集在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資料集平台(NCHC DATA MARKET)上架,期望藉此吸引更多企業、學研機構齊力投入,共同推動我國語音 AI 技術躍進,協助台灣企業進行數位轉型。
 
同日,結合 2019 年語音訊號處理研討會(SPEECH PROCESSING WORKSHOP 2019),共同舉辦「科技大擂台 與 AI 對話」第二場賽後技術交流會,邀請 Google 臺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分享自然語言處理與 AI 未來趨勢的看法、Taiwan AI Labs 創辦人杜奕瑾、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同時也是臺灣 AI 獨角獸沛星互動科技(Appier)首席科學家林軒田博士等,發表目前在 AI 與語音訊號處理的前瞻研究成果。另外,第一屆「與 AI 對話」的獲獎團隊:臺灣大學電資學院、華碩電腦、中央研究院等代表也應邀出席,和大家分享參賽經歷及比賽中使用的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