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Cheers雜誌2020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 台科大全國第五、技職第一」媒體報導

2020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出爐:成大再度奪冠!大學生有「這能力」最吃香
 
作者/吳佩旻 責任編輯/林哲緯 Cheers雜誌 2020-02-04
 
AI人工智慧技術普及,掀起人機協作的工作模式新變革;伴隨嬰兒潮退休、Z世代步入社會,逐漸接掌重要職務,企業版圖與人力架構組成,無疑正在劇烈轉變。究竟未來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大學生又該具備哪些核心能力?《Cheers》雜誌透過連續第24年的「2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帶你率先掌握企業的選才之道,提早進行準備,才能在這一波競爭激烈的人才浪潮中突破重圍、立足致勝點。
 
2020年《Cheers》雜誌「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出爐!在講求國際移動力的2019年,職場國界不再壁壘分明,企業也鎖定具有世界觀,同時能夠海納百川、不斷精進自我的學習型人才。另一方面, 2019年也是高教端「風雲起伏」的一年,大學尋求合併、大幅調整系所,在少子化持續衝擊招生的態勢下,各校也重新定位,思考未來人才的樣貌。
 
《Cheers》雜誌自1997年起進行「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定期檢視高等教育的趨勢動態,以及企業的人才需求,迄今已邁入第24年,不論從歷史縱深或產業廣度來看,這份調查都是有權威性的指標。
 
調查顯示,企業青睞的未來人才,必須具備「學習意願高」、「抗壓性高」、「專業知識」等3大關鍵DNA。
 
換言之,能力不再是企業第一看重的要件,勤奮不懈的學習態度,更容易抓住企業的目光,有利於在當前的就業市場出線。
 
在高等教育以及企業兩端均面臨大幅變動的時代,企業對於評選人才會有哪些變化?而大專院校又該如何調整課程或培育方式,來因應當前的職場新趨勢?從調查中,我們統整出大專校院排行榜的3大重點,以及企業人才需求的3個觀察,帶你迅速掌握2020年最完整的人才趨勢。
 
檢視今年企業最愛的大學生排名,在穩定中稍有變動,國立大學部分,常名列前茅的學校仍穩居其位;不過私立大學今年卻出現「黑馬突圍」,來勢洶洶。
 
重點1:10強鼎立,成大蟬聯4年龍頭
 
24年來,成功大學與台灣大學屢次於排行榜上輪流居首、難分軒輊。此次調查,由成大掄元,是自2017年迄今第4次蟬聯冠軍,若盤點歷年調查,這已經是成大第17次摘冠。第2〜10名,依序是台灣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政治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淡江大學。與去年相比,中央、中山、台科大微幅進步1名(圖表1)。
 
Cheers雜誌2020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 台科大全國第五、技職第一,共8張
▲圖表1:2020年2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TOP20總排行。
 
攤開歷年資料,自2015年以來,皆由這10所學校占據前10名,顯示這些學校培育出的人才,已深獲台灣2000大企業肯定。
 
若按產業別區分,傳統及高科技製造業最青睞成大學生,台大學生則受到金融業、高科技及一般服務業產業賞識。另外,像是交大、清大、政大,還有中字輩的中央、中山大學,以及扮演技職龍頭的台科大及北科大,在產業排名上,同樣占有一定的地位。值得關注的是,淡江大學今年在「一般服務業」及「金融業」分居第3、4名,在這波產業人才的角逐戰中,毫不遜色於國立大學(圖表2)。
 

▲圖表2:5大產業最愛大學生。
 
進一步看調查中的9大能力指標,台大在專業知識與技術、國際觀與外語能力、創新能力、融會貫通能力、數位應用能力5項指標中拿下第一;成大則在學習意願與可塑性、抗壓性高、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等軟實力上獲得肯定。其中在「解決問題能力」上,從去年屈居第二到今年超越台大。成大持續向前的企圖心不可小覷。
 
隨著產業趨勢的變動,跨部門的專案合作漸成常態,企業的人才需求不再只局限於專業領域的養成,也看重是否具備溝通協調、團隊合作等軟實力。
 
此次調查指出,企業在晉用大學畢業生時,首重學習意願強與可塑性高(75.3%)、以及抗壓性與穩定度高(69.1%)等兩大特質,其次才是看專業知識與技術(43.5%)、具有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39.4%)以及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33.2%)等能力(圖表3)。
 
學校若能透過課程設計或教學創新,增進學生的溝通與協作能力,將有助學生面對職場挑戰。
 

▲圖表3:企業面試最看重大學生這些能力。
 
重點2:淡江連莊私校冠軍,文藻以國際觀勝出
 
若以公、私立學校區分,此次公立大學排名與去年差異不大(圖表4),僅台灣師範大學是和去年相較進榜的新面孔。不過,檢視私立大學排行榜,各校排名大風吹,堪稱有史以來變化最大的一次。
 
除了今年同樣由淡江大學奪冠,其餘學校的名次幾乎均有變動,第2至10名依序為:逢甲大學、中原大學、輔仁大學、龍華科技大學、元智大學、東吳大學、東海大學、文化大學及銘傳大學。
 
在此波變動中,逢甲大學、龍華科大、東海大學等名次進步,表現最搶眼的龍華科大,從去年第23名直接大躍進至第5名。
 
分析背後原因,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學校的育才定位明確,要求師生能解決企業的實務問題。近年也積極拉近產學間的距離,包括與企業共組產學聯盟,成立產業研發中心,與業界合作共同規劃,開設物聯網、大數據學程等跨領域工業4.0學程。此外,聘任師資須有3年以上的業界服務經驗,並以產學合作案件數、技轉金額等評點制決定升等。
 
除了在私校總排名中居冠,淡江大學此次也在9大能力指標中,在私立大學端拿下8項第一。
 
淡江大學教務長鄭東文表示,日間學士班學生人數約2.5萬人,專任教師約700名,有博士學位的就有636人,高達9成。另外,學校採「三環」課程設計,讓專業、通識、課外活動課程等能力環環相扣,近年更推動「統整課程」,鼓勵學生結合4年所學,針對實務問題提出解方。另將社團活動列為必修課,培育學生的人際溝通、抗壓性與應變等能力。
 
而在私立大學9大能力指標中,「國際觀與外語能力」項目,由文藻外語大學奪下冠軍,亞軍則是輔仁大學,淡江大學位居第三。
 
「校內的國際化氛圍是關鍵!」文藻外語大學國際暨兩岸合作處國際事務長陳玉珍表示,每學期有逾100名學生到海外當交換學生,500多位境外生在文藻學習,宛如小聯合國。周邊有人講英文、日文或法文學生早已習以為常,所以每個人都能大方地開口說外語。此外,大學部所有學生都要修24個學分的基礎英文課程,並設有語言檢定畢業門檻,各院也將「跨文化溝通」設為院必修課,透過融合課程的模式與境外生一起學習。
 

圖表4:企業最愛公立大學、私立大學、技職體系TOP15。
 
重點3:技職校院地位穩固,中字輩大學緊追在後
 
此次調查中,扮演技職龍頭的台灣科技大學與台北科技大學兩校,穩居總排名前段班,分別奪下第5、6名。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2月由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三校合併的「高雄科技大學」,在師生人數大幅提升及整合系院資源後,高教影響力逐漸奏效,從第16名上升至第11名。
 
中字輩大學近年表現趨穩,中山及中央大學名次皆較去年進步一名,分居第8、9名,而中央於2004年創下調查以來最佳排名,今年重回寶座。
 
檢視技職校院排名,每年都由台科大及北科大爭奪冠、亞軍,此次由台科大居首,第3〜10名分別為:高雄科大、龍華科大、雲科大、南台科大、台中科大、虎尾科大、勤益科大及屏東科大(上方圖表4)。
 
而在9大能力指標中,台科大奪下技職端5項冠軍,表現最亮眼,包括專業知識與技術、學習意願與可塑性、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能力。北科大拿下3項第一,包括抗壓性高、融會貫通能力、數位應用力。文藻外語大學在國際觀與外語能力穩居第一;高雄科技大學則在專業知識與技術、學習意願與可塑性、抗壓性高、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能力、融會貫通能力、數位應用力等8項能力指標中位居第三。
 
「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除了反映大專校院在培育人才與企業需求之間的連結,也即時掌握並呈現了企業端關注的人才管理議題。隨著Z世代大軍從大學校園進入社會,未來的職場樣貌正在改變,台灣企業將面臨更多世代管理的挑戰,無論從徵才、留才或是攬才面向上,都必須從根本做出改變。
 
觀察1:低薪造成人才波動,仍有學用落差
 
根據調查顯示,逾4成企業僅願意提供大學應屆畢業生3萬元以下月薪。至於研究所應屆畢業生的起薪,最多落在3萬〜3萬5千元,占逾3成(圖表5)。
 
低薪是人才流動的原因之一。根據調查,當前企業面臨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包括人才流動率高(45.6%)、學用落差大(42.3%)、人口結構化改變,勞動力出現缺口(39.8%)及薪資沒有競爭力(38.2%)。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07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計73萬7千人,較105年增加9千人。英國牛津經濟學院(Oxford Economics)在「2021全球人才報告」也指出,2021年台灣將面臨全球最大的「人才缺口」,企業必須即早做好準備。
 

▲圖表5:大學及研究所應屆畢業生起薪結構。
 
觀察2:Z世代步入職場,近6成有強烈的個人主張
 
隨著企業內部人力自然代謝,職場的人才版圖悄然改變。據調查顯示, 1981~1995年出生的Y世代在企業裡的占比已接近半數(45.7%),其次為1965~1980年出生的X世代(34.2%)。值得關注的是,1996年後出生的Z世代(7.8%),占比也逐漸逼近1946~1964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員工(12.9%)。
 
隨著員工橫跨的世代拉大,企業面臨世代管理的新挑戰。
 
調查指出,企業端認為,「個人主張較強烈」(57%)、「流動率高」(45%)是新世代工作者普遍具備的鮮明特質(圖表6)。
 
觀察近年企業晉用社會新鮮人的經驗,第一份工作年資僅1~2年的占比接近一半,達到42.8%。不到一年的高達3成,做3年以上的不到1成。
 
企業主管要與社會新鮮人溝通,必須先學會跟他們站在一起,充分溝通、賞罰分明,才有利爭取員工的支持。
 

▲圖表6:企業端認為,新世代工作者普遍具備這些鮮明特質。
 
觀察3:海外經驗求職加分,企業首重解決問題能力
 
招募社會新鮮人時,企業重視哪些條件?調查顯示,有7成企業看重求職者面試當下的表現,以及有無企業實習經驗;近6成企業希望求職者具備跨領域專長;另外是否曾到海外短期工作、參加過國內外競賽,或是赴海外遊學或交換等,均在1成上下(圖表7)。
 

▲圖表7:7成企業看重求職者面試當下的表現,以及有無企業實習經驗。
 
企業最重視社會新鮮人具備哪些學歷以外的能力?據調查顯示,近8成企業一致認為,學習不該局限於考試,更要能融會貫通,在鍛鍊中累積經驗,不懼困難並爬梳出「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
 
此外,在講求跨部門團隊合作、國際移動力的時代,「人際溝通能力」、「外語能力」也是企業期待社會新鮮人具備的指標能力,分別有5成和4成的企業重視。
 
面對人才議題,從急迫性來看,在跨世代的企業生態圈裡,主管先要改變帶人的思維,各階層員工也要學會聆聽並使用彼此的語言,打造高效溝通團隊,才能達到最佳的工作成效。
 
從長遠性來看,高等教育端應該持續掌握市場趨勢,企業端也要回饋給大學最新的人才需求。
 
《Cheers》作為串聯起企業與高教之間的「對話筒」角色,將持續關注職場脈動,確保企業與大學之間的對話暢通無阻。
 
※調查方法說明:
 
本調查是針對2019年《天下》雜誌2000大企業人資主管進行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時間:自2019年11月11日起至2019年12月4日為止。扣除拒絕與未聯絡上者,問卷共寄出2,303份,回收95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41.25%。
 
※調查執行:《天下》雜誌群調查中心熊毅晰、鄧凱云
 

 
企業最愛大學生 成大、淡大公私大分別奪冠
 
2020-02-05 10:33 聯合報 / 記者何定照/台北即時報導大學生
 
Cheers雜誌公布2020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顯示公立大學再度由成功大學奪魁,且名列全國第一;私立大學則由淡江大學再度掄元,並在全國排行第十名;至於技職大學,則由台灣科技大學穩居龍頭寶座。
 
《Cheers》雜誌自1997年起進行「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定期檢視高等教育的趨勢動態,以及企業的人才需求,迄今已邁入第24年。調查指出,2020年企業對大學生評價最高前十名分別是:成大、台大、交大、清大、台科大、北科大、政大、中山、中央、淡江。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才從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三校合併的「高雄科技大學」,在師生人數大幅提升及整合系院資源後,高教影響力已逐漸奏效,在此次調查中,從第16名晉升至第11名。
 
進一步看調查中的九大能力指標,台大在專業知識與技術、國際觀與外語能力、創新能力、融會貫通能力、數位應用能力等五項指標中拿下第一;成大則在學習意願與可塑性、抗壓性、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等軟實力上獲得肯定。其中成大在「解決問題能力」上,從去年屈居第二到今年超越台大,持續向前的企圖心不可小覷。
 
若以公、私立學校區分,此次公立大學排名與去年差異不大,僅台灣師範大學是和去年相較進榜的新面孔。不過,檢視私立大學排行榜,各校排名大風吹,堪稱有史以來變化最大的一次。
 
除了今年同樣由淡江大學奪冠外,其餘學校的名次幾乎都有變動,其中逢甲大學、龍華科大、東海大學等學校名次均有進步,尤以龍華科大,從去年第23名直接大躍進至第5名,表現最搶眼。
 
分析背後原因,在於龍華科大近年積極拉近產學距離,包括與企業共組產學聯盟,成立產業研發中心,與業界合作共同開設物聯網、大數據學程等跨領域工業4.0學程;並且要求師生能解決企業的實務問題,聘任師資需具三年以上業界服務經驗,並以產學合作案件數、技轉金額等條件決定升等。
 
本次調查中,受訪者為2018年《天下》雜誌2,000大企業人資主管,針對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國際觀與外語能力」、「學習意願強及可塑性高」、「抗壓性高」、「具有創新能力」、「團隊合作」、「具有解決問題能力」、「融會貫通能力」、「數位應用能力」九項指標進行評分。
 
在台灣各大專院校中,依序排名前三名。第一名的學校得分3分,第二名的學校得分2分,第三名的學校得分1分,依此類推。各指標分數計算後,再將各指標分數化為標準分數,最後再以9項指標的標準分數加總得總分,依總分高低進行排名。問卷調查時間自2019年11月11日起至2019年12月4日為止。扣除拒絕與未聯絡上者,問卷共寄出2303份,回收95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41.25%。
 

Cheers雜誌公布2020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九大能力指標看畢業生評價。圖/Cheers雜誌提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