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臺科大產創學院攜手泰達電子首開泰國碩士生學位學程計畫 培育能源永續與AI國際人才

能源、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已成為塑造人類未來的三大基石,而培養具備專業技術與跨文化、跨地域的國際人才已成為台灣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產學創新學院近日與泰達電子(Delta Electronics (Thailand) PCL.,台達子公司,以下簡稱泰達)合作,針對泰國優秀學生開設首屆「國際生碩士學位學程計畫」,由泰達提供全額獎學金、企業實習,並在畢業後保證就業機會,全力培養兼具專業知識與跨國合作能力的科技新世代。

臺科大產學創新學院近日與泰達電子(Delta Electronics (Thailand) PCL.)合作,針對泰國優秀學生開設首屆「國際生碩士學位學程計畫」,由泰達提供全額獎學金、企業實習,並在畢業後保證就業機會,全力培養兼具專業知識與跨國合作能力的科技新世代。

臺科大產學創新學院近日與泰達電子(Delta Electronics (Thailand) PCL.)合作,針對泰國優秀學生開設首屆「國際生碩士學位學程計畫」,由泰達提供全額獎學金、企業實習,並在畢業後保證就業機會,全力培養兼具專業知識與跨國合作能力的科技新世代。

臺科大產創學院整合跨學科的學習與實務應用,開設全英語課程與國際化研究環境,並在生活上提供學生完善支援。今年泰達國際生碩士學位學程計畫共計錄取18位頂尖學生,分別來自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清邁大學及國王科技大學等知名學府,攻讀能源永續科技研究所及人工智慧跨域科技研究所,未來學生完成碩士學位後逕入泰達就業,將所學知識與專長運用於實務工作,實現畢業即就業的無縫銜接。

臺科大校長顏家鈺在泰國新生開學典禮中勉勵學生秉持「精誠深耕、創新啟程」的精神,把握能源科技、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帶動的產業浪潮,不斷累積專業與實力。他強調,「臺科大的使命不僅是推動科技進步,更在於支持同學們成為未來工程、技術與管理領域的領導者」,期許新生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能成為產業的中堅力量與重要基石。

臺科大校長顏家鈺在泰國新生開學典禮中勉勵學生秉持「精誠深耕、創新啟程」的精神,把握能源科技、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所帶動的產業浪潮,不斷累積專業與實力。左起:臺科大產創學院副院長李豪業、臺科大校長顏家鈺、泰達技術長陳秋麟。

臺科大校長顏家鈺在泰國新生開學典禮中勉勵學生秉持「精誠深耕、創新啟程」的精神,把握能源科技、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所帶動的產業浪潮,不斷累積專業與實力。左起:臺科大產創學院副院長李豪業、臺科大校長顏家鈺、泰達技術長陳秋麟。

泰達人資長黃啟豪表示,泰達持續發展與擴張,長期投入自動化、能源永續與智慧製造等領域,對於具備專業知識、良好學習能力與國際合作思維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目前有1,800個研發與智慧製造的相關職缺。泰達期望透過與臺科大的合作,讓學生在創新且多元的學習環境中,掌握新興技術應用,並培養跨文化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進而成為能引領國際的關鍵人才。

臺科大產創學院指出,泰達國際生碩士學位學程計畫作為雙方合作的起點,將隨著首屆學生展開學習與研發歷程不斷深化,預期未來吸引更多海外大學、企業及國際學生。此計畫不僅有助於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國際人才,更將強化臺科大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能見度與影響力,創造學界、產業與國際學生的多贏局面。

臺科大期許透過不同跨領域課程設計、企業合作及全英語教學環境,持續吸引來自全球的優秀青年學子。此次與泰達攜手開展的國際人才培育計畫,展現臺科大在推動永續、能源與人工智慧人才養成上的前瞻布局與國際影響力。

今年泰達國際生碩士學位學程計畫共錄取來自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清邁大學及國王科技大學等知名學府的18位學生,分別就讀臺科大能源永續科技及人工智慧跨領域研究所,藉由全英語課程與國際化研究環境,在台灣不斷累積專業實力與跨文化合作經驗。

今年泰達國際生碩士學位學程計畫共錄取來自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清邁大學及國王科技大學等知名學府的18位學生,分別就讀臺科大能源永續科技及人工智慧跨領域研究所,藉由全英語課程與國際化研究環境,在台灣不斷累積專業實力與跨文化合作經驗。

新聞刊登:

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509220048.aspx

華視新聞網,https://news.cts.com.tw/cna/life/202509/202509222515734.html

YAHOO新聞,https://reurl.cc/4N73N3

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Taipei/breakingnews/5186313

今日新聞,https://www.nownews.com/news/6733914

PCHOME新聞,https://news.pchome.com.tw/living/nownews/20250922/index-75850748739810207009.html

YAHOO新聞,https://reurl.cc/EQMZQR

工商時報,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922700598-431204

TVBShttps://news.tvbs.com.tw/life/2995642

教育廣播電台,https://www.ner.gov.tw/news/68d0bcee1923c800232bbe99

YAHOO新聞,https://reurl.cc/9nY5nn

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922002458-260405?chdtv

工商時報,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922701114-431401

YAHOO新聞,https://reurl.cc/qYj1Yq

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6929/9021057

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9021057

中央廣播電台,https://www.rti.org.tw/news?uid=3&pid=165623

1111產經新聞網,https://www.1111.com.tw/news/jobns/162454

TUN大學網,https://university.1111.com.tw/news.asp?sub=123&content_id=162454

波新聞,https://www.bo6s.com.tw/news_detail.php?NewsID=102448

策略風知識新聞網,https://strategicstyle.org/ldstyle-8372/23862/

中央社平台,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2954

PCHOME新聞,https://news.pchome.com.tw/living/cna/20250922/index-17585117411400718009.html

蕃新聞,https://n.yam.com/Article/20250922981913

MSN新聞,https://reurl.cc/pYjxYQ

台灣新生報,https://www.tssdnews.com.tw/?FID=64&CID=829019

YAHOO新聞,https://reurl.cc/6q3DbZ

發布日期:2025/09/22

瀏覽數: